孩子一直都是當父母的天使,然而有的孩子就不那么幸運了。近日,一條“新鄉(xiāng)3歲男童被拐騙”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新鄉(xiāng)警方經過12個小時的不懈努力,與案發(fā)當晚將40歲的女嫌犯劉某某抓獲,使得被拐騙的3歲兒童連宏某被成功解救。拐騙兒童罪在法律上是如何認定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拐騙兒童罪指以欺騙,引誘或者其他方法,使不滿14周歲的男,女兒童脫離家庭或者監(jiān)護人的行為?!肮镇_”,主要是指使用欺騙、利誘或者其他手段,將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帶走?!懊撾x家庭或者監(jiān)護人”是指使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脫離家庭或者離開父母或其他監(jiān)護人,致使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監(jiān)護人不能繼續(xù)對該未成年人行使監(jiān)護權。依據中國《民法通則》的有關規(guī)定,“監(jiān)護人”,是指未成年人的父母以及其他依法履行監(jiān)護職責,保護被監(jiān)護人的人身、財產以及其他合法權益的人。
所謂拐騙,可能是直接對兒童實行,也可能是對兒童的家長或者監(jiān)護人實行。拐騙的手段是多種多樣。比如,給兒童愛吃的食物、喜愛的玩具、好看的衣服以及帶去玩耍等,騙取兒童的好感后將其拐走。對兒童的家長或者監(jiān)護人,則往往是以獻殷勤、假意幫助照看孩子、表示喜愛兒童等手段騙取信任后,尋找機會將兒童騙走或者將嬰兒偷偷抱走??傊?,使用各種手段拐騙兒童脫離家庭或者監(jiān)護人,是拐騙兒童罪在客觀方面的重要特征。
所謂拐騙兒童脫離家庭,是指使兒童脫離與父母或者其他親屬共同生活的處所。脫離監(jiān)護人,則是指使兒童脫離依法對其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負責監(jiān)督和保護的人。
拐騙兒童罪的量刑
拐騙兒童罪量刑,應按《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條 :拐騙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脫離家庭或者監(jiān)護人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收養(yǎng)法》第三十一條第一款, 借收養(yǎng)名義拐賣兒童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犯本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在量刑時,對于多次拐騙兒童的;對被拐騙兒童有奴役、虐待情節(jié)的;對被拐騙兒童身心健康造成嚴重損害的;對造成兒童的家長或者監(jiān)護人憂慮成疾或導致其他嚴重后果的,均應依法從重處罰。
拐騙兒童罪和拐賣婦女兒童罪有什么區(qū)別
1、客體要件不同
拐騙兒童罪侵犯的客體拐騙兒童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家庭關系和兒童的合法權益。拐騙的對象是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而拐賣婦女、兒童罪侵犯的客體是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采用蒙騙、利誘或者其他方法,使兒童脫離自己的家庭或者監(jiān)護人的行為。所謂拐騙,可能是直接對兒童實行,也可能是對兒童的家長或者監(jiān)護人實行。
2、犯罪對象不同
拐騙兒童罪的對象只限于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而拐賣婦女、兒童罪的對象范圍廣,既可以是成年婦女,也可以是兒童。
3、犯罪目的不同
拐騙兒童罪,主要是為了收養(yǎng)或者使喚、奴役,而拐賣婦女、兒童罪則是貪圖錢財,販賣牟利。如果拐騙兒童是為了販賣牟利,則應以拐賣婦女、兒童罪論處。
拐騙兒童罪和拐賣兒童罪兩者有相似之處:對象都是不滿14周歲的兒童,都主要使用蒙騙、利誘手段。
但二者有嚴格區(qū)別:拐騙兒童罪的行為人主觀上是為了收養(yǎng)或使喚、奴役等等,拐賣兒童罪的行為人主觀上是為了販賣牟利;因此,行為人是否具有出賣的目的,是區(qū)分兩罪的關鍵。
根據《刑法》第262條的規(guī)定,拐騙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脫離家庭或者監(jiān)護人的,應當立案。本罪是行為犯,只要行為人實施了拐騙行為,將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帶走,從而使該未成年人脫離家庭或者監(jiān)護人的,原則上就構成本罪,應當立案追究。
本文僅供交流學習,若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生活中若其他人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或您與他人發(fā)生糾紛,不妨來【好律師網】 請律師幫您采證或幫您解決糾紛。
如果事先沒有預謀實施共同犯罪,而是由A詐騙的錢已經轉入指定銀行卡,詐騙行為已完結,那么此時,A才
公務員被判拘役會開除公職嗎張家港刑事辯護律師曹輝團隊:公務員被判拘役會開除公職嗎?被判拘役可以監(jiān)外執(zhí)行嗎?請看詳情:(以下是由張家港
唯一住房是否可以被執(zhí)行? 一直存在著爭論。我們先看一下相關的法律規(guī)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
發(fā)生這樣的悲劇,令人痛心,“沖動是魔鬼”這個人人都明白的道理,有些人卻根本做不到。
云南昆明,劉先生給4歲兒子剪指甲時,兒子直喊疼。劉先生仔細一看,竟發(fā)現兒子的指甲縫里有個針眼。聽到被老師
簡單明了:勞動合同解除(終止)及賠償一覽表! 解除和終止都有結束的意思,在生活中并
上海長寧,王女士拒付90歲父親贍養(yǎng)費,法院竟判決支持。背后的故事讓人同情,原來王女士未成年時曾被父親性侵
?刑事案件和解制度?刑事立案監(jiān)督的法律根據?在刑事案件里面,不經過刑事訴訟審理,或者不等法院作出最后的判決,案件利害關系人一致同意和解處理案...
加載更多
您可能關心的問題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