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律師 > 專題 > 民事訴訟 > 法律指南 > 民事合同欺詐特點是什么?合同欺詐與合同詐騙怎樣區(qū)分?
民事合同欺詐特點是什么?合同欺詐與合同詐騙怎樣區(qū)分?當前經濟快速發(fā)展階段,人與人之間合作加強,所以簽訂合同已經成為一種常見的行為。但在合同的簽訂過程中,如果其中一方不懷好意而自己存在疏忽未加防范,導致落入對方的合同圈套。即便是在與熟悉的人簽訂合同過程也會發(fā)生合同欺詐或者合同詐騙的事件,但自己在發(fā)現(xiàn)時已對自己產生了損失,想完全挽回損失的情況很少,所以簽訂合同時一定要注意合同中的一些陷阱。接下來小編帶大家詳細了解一下!
一、民事合同欺詐的特點:
合同欺詐的常見手段:偽造合同、虛構主體、貨物引誘、盜用、假冒名義、謊稱專利技術引誘。
(一)欺詐人發(fā)出欺騙性或虛假性的邀請,誘導當事人請求自己發(fā)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通過欺詐的手段來完成簽約目的。
(二)雙方簽訂合同生效后,欺詐人通過雙方履行該合同,以實現(xiàn)其獲取不法利益的目的。
(三)訂立合同的主要條款及有關關鍵性事實作向對方做出虛假介紹,故意隱瞞合同事實的真相,向對方發(fā)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致使對方做出錯誤的承諾,以實現(xiàn)其訂立合同的目的。
(四)目前合同欺詐的突出特點是欺詐人一般具有合法的主體資格或具有一定的實際履約能力,通過履行合同中部分的義務,從對方獲得非法的利益。
二、合同欺詐與合同詐騙的區(qū)別是什么?
民事欺詐與合同詐騙罪之間屬于包容關系,合同詐騙罪其實完全看作是特殊形式的民事欺詐,因此兩者區(qū)別并非是對兩種行為進行區(qū)分,而是要找出合同欺詐在具備什么條件后成立合同詐騙罪。兩者具體的區(qū)別:
第一,行為人主觀方面都具有欺騙對方,使對方的認識陷于錯誤,從而違背其真實意思與之簽訂履行合同的故意;雙方都有從對方獲取不當利益的意圖。
第二,行為人客觀上都具有欺騙對方的行為。其行為方式也無多大區(qū)別,都是虛構事實,隱瞞真相,或是利用對方錯誤等作為或不作為。
第三,當合同詐騙罪在主觀方面產生于訂立合同之前或訂立時,無論是合同詐騙罪還是合同欺詐行為,一方之所以表示愿與對方簽訂合同,都只能是由于對方的欺詐行為所致。
第四,兩者都主要產生于經濟交往過程中,并且均以合同的面目出現(xiàn)。
(一)主觀上存在的不同。
民事合同欺詐行為人在主觀上不是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其目的是用于經營,并借以創(chuàng)造合同履約條件,往往具備一定的合同履行能力;合同詐騙的行為人在主觀上是通過簽訂經濟合同為名,從而實現(xiàn)非法占有對方財物的目的。
(二)性質上的不同。合同欺詐與合同詐騙各自屬不同范疇,性質不同。合同詐騙罪主要以騙取他人財物的目的,騙取他人財物并且給他人帶來了損失造,是一種違反刑法的犯罪行為,受刑法調整。合同欺詐行為發(fā)生在訂約階段,其后果由于合同履行而產生,但它只是一種一意思表示行為,由于行為的欺騙性,使得意思表示不真實,受合同法調整。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兩者根本不具有可比性。
以上為“民事合同欺詐特點是什么”以及“合同欺詐與合同詐騙怎樣區(qū)分”的相關內容,綜合上面的內容我們了解到合同欺詐的一些特點,通過對比可以得出合同詐騙往往與民事欺詐交織在一起,雖然在客觀表現(xiàn)上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其實是存在本質上的區(qū)別。
聲明:
1、以上內容來源于法律人士的投稿,目的在于分享更多法律信息;如內容涉及侵犯您的知識產權或其他合法權利,請發(fā)送郵件至:kefu@haolvshi.com.cn ,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核實和處理。
2、本平臺提供的相關信息僅供參考,您在使用時應自行判斷其正確、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時性;您應自行承擔因使用前述資料信息而產生的風險及責任。
3、好律師網(wǎng):律師在線咨詢,人工智能法律,24小時專業(yè)自助律師服務平臺。找律師、寫合同、打官司,律師24小時提供服務,請上好律師網(wǎng)www.131bbs.cn
柳州市勝利小區(qū)路口處,一輛小客車往駛入小區(qū)時不慎壓死了一只價值2萬元的英國斗牛犬。柳北巡警大隊民警趕到現(xiàn)
《繼承法》第三十六條規(guī)定:“中國公民繼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遺產或者繼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
通常公民所欠稅款或債務,并不因公民的死亡而消失,一般由死亡者的財產繼承人在遺產實際價值范圍內承擔
問:王女士與段某均是在重慶市永川區(qū)某學校大門外擺攤賣小吃的商販。2013年9月,兩人因雙方小吃攤的擺放位
民事二審改判是指,在民事訴訟中,上級人民法院根據(jù)當事人的上訴,對下級人民法院作出的未生效法律效力的第一審法院對案件的實體問題作出權威性的判定...
加拿大的一個案例中(.2011),裁判法庭指出: 1.協(xié)議是談判的產物。在此至中,一方的提
律師遇到的誤認為段子真實故事很多,說三個離婚有關的。 案例一:還是處女,就成了離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
加載更多
您可能關心的問題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