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被躁到高潮免费视频软件,男女18禁啪啪无遮挡激烈,男男gay亚洲帅哥在线,免费午夜福利在线视频 ,男人边吃奶边揉好爽免费视频

  • 離婚
  • 社保
  • 五險一金
  • 結婚
  • 公積金
  • 商標
  • 產假
  • 按揭
  • 廉租房
  • 欠薪
  • 營業(yè)執(zhí)照
好律師> 法律法規(guī)庫> 政策參考> 交通部關于在全國交通系統(tǒng)深入開展 學習宣傳許振超同志先進事跡活動的通知
  • 【發(fā)布單位】交通部
  • 【發(fā)布文號】交體法發(fā)[2004]169號
  • 【發(fā)布日期】2004-04-09
  • 【生效日期】2004-04-09
  • 【失效日期】--
  • 【文件來源】
  • 【所屬類別】政策參考

交通部關于在全國交通系統(tǒng)深入開展 學習宣傳許振超同志先進事跡活動的通知

交通部關于在全國交通系統(tǒng)深入開展
學習宣傳許振超同志先進事跡活動的通知

(交體法發(fā)[2004]169號)




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明港公司橋吊隊隊長、黨支部書記許振超同志是從事港口一線裝卸作業(yè)30多年的“老碼頭”,作為一名普通的基層產業(yè)工人,他以“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作為,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貢獻,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犧牲”的主人翁精神,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yè)績,帶領橋吊隊連續(xù)創(chuàng)造了世界領先的橋吊裝卸效率,為我國集裝箱運輸的發(fā)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許振超同志原來只有初中文化,但他深知“一個人可以沒有文憑,卻不能沒有知識,可以不進大學殿堂,卻不能不學習”,立志“當不了科學家,也要爭當一名優(yōu)秀工人”。他經歷了港口集裝箱裝卸橋五次技術轉型,憑著幾十年如一日,求知若渴、刻苦鉆研的韌勁,熟練掌握了橋吊駕駛、維修技術和港口裝卸管理知識,成為“有突出貢獻的工人技師”。許振超同志敬業(yè)精業(yè)、勇于進取,堅持“不論干什么,干就干一流,爭就爭第一,拼命也要創(chuàng)名牌,為企業(yè)增效,為國家爭光”。為了提高裝卸效率,他瞄準同行業(yè)第一和世界水平,對技術精益求精,潛心研究和總結推廣科學、快捷的裝卸流程,帶領橋吊隊創(chuàng)造了11.5小時單船裝卸箱量5009標準箱,單船國際大中轉1008標準箱,單船平均每小時裝卸300個自然箱,單機平均每小時裝卸45個自然箱等四項全國最高效率,并創(chuàng)出了每小時接卸集裝箱381自然箱這一世界領先的橋吊裝卸水平,獲得了“全國用戶滿意服務”名牌稱號。作為一名黨支部書記,許振超同志既是一個的技術精湛、身先士卒的好帶頭人,又是全隊同志的良師益友,家訪談心、“安全卡”、“愛心卡”都凝鑄了他對工友們的一片真情,在他和全隊同志的努力下,橋吊隊形成了團結拼搏、敢打硬仗、奮發(fā)向上的團隊精神。

許振超同志的先進事跡,充分體現了一個共產黨員忠誠履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立黨為公、率先垂范、求真務實、無私奉獻的精神風貌;體現了當代產業(yè)工人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銳意進取、頑強拼搏、艱苦奮斗、精業(yè)報國的價值取向;體現了黨的基層干部誠實守信、真情關愛、循循善誘、團結協(xié)作的思想作風。他為全國交通系統(tǒng)的廣大干部職工樹立了光輝的榜樣。部決定,在全國交通系統(tǒng)深入開展學習宣傳許振超同志先進事跡的活動。同時,部將會同中宣部、全國總工會將許振超作為全國重大先進典型,于4月中旬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廣泛宣傳,以振奮行業(yè)精神,樹立行業(yè)形象,推動交通事業(yè)的發(fā)展。

部要求交通系統(tǒng)各單位要切實加強領導,認真組織開展學習宣傳許振超同志先進事跡的活動。要組織職工認真收聽、收看電視、廣播、報刊播發(fā)的許振超同志的先進事跡和評論文章,緊密聯(lián)系交通發(fā)展的形勢任務和干部職工的思想實際,廣泛深入地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形勢任務教育、勤政廉政教育和職業(yè)素質教育。在活動中,要教育引導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銘記“兩個務必”要求,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身體力行、率先垂范,在以科學的發(fā)展觀指導交通實踐中充分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要教育引導廣大職工強化工人階級主人翁責任感,全面提高思想道德業(yè)務技術素質,弘揚與時俱進,銳意進取、愛崗敬業(yè)、艱苦奮斗、誠實守信、無私奉獻的行業(yè)風氣;通過學習宣傳活動,充分調動廣大干部職工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為實現交通新的跨越式發(fā)展提供強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證。


二○○四年四月九日


橋吊隊長許振超和“振超效率”――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明港公司橋吊隊隊長、黨支部書記許振超同志先進事跡

許振超,男,漢族,1950年5月出生,1994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4年7月調入青島港工作,初中文化程度,工程師,曾擔任青島港集裝箱公司橋吊司機、固機隊隊長、安質部副經理、機械二隊、機械四隊隊長,現任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明港公司橋吊隊隊長、黨支部書記。先后被評為青島市勞動模范、青島市“十佳”職業(yè)道德標兵,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工人技師。
許振超作為一名普通的基層產業(yè)工人,靠追求卓越、精業(yè)報國的主人翁意識和開拓進取、求真務實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帶領自己的團隊,創(chuàng)造出了世界一流的集裝箱裝卸效率,以自己的模范行為忠實實踐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弘揚了偉大的民族精神。他的先進事跡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展現了新時期中國產業(yè)工人的嶄新形象。

“不論干什么,干就干一流,爭就爭第一,拼命也要創(chuàng)世界保班名牌,為企業(yè)增效,為國家爭光?!?

許振超認為要真正成為港口的主人,就要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爭創(chuàng)一流、趕超先進、精業(yè)報國。他常說:“技術是為自己學的,活是給自己干的”。為了提高裝卸效率,他瞄準同行業(yè)第一和世界第一,積極開展崗位練兵,對技術操作精益求精。1976年,許振超開門機時間不久,自己就確定了練出“一鉤準”的操作目標。礦石裝火車有標準要求,多了,需要裝卸工人把超重的卸下來;少了,又給貨主造成損失。為達到標準要求,他暗下決心,一定練好絲毫不差的“一鉤準”!為此,每次作業(yè)完畢,別人去歇著了,他仍留在車上操縱“把子”反復練習。4、5個月后,一鉤礦石“抓”起,穩(wěn)穩(wěn)地落在車廂內,這一目標終于實現了。從此,在工人中傳出了許振超“一鉤準”的美稱。在集裝箱班輪航運中,船東、貨主最關心的就是班輪能否按照預期的時間到達港口,并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裝卸任務。如果貨物不能按期到達目的地,造成的損失要以每天幾萬美元來計算。港口的裝卸效率和保班能力,在整個運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船東、貨主在選擇??扛蹠r,首先考查的是效率指標。而橋吊在整個船舶保班作業(yè)中又處于非常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在這方面,許振超有著刻骨銘心的體會和感受。
那是1991年12月2日,一艘名叫“陽方口”的集裝箱船到達青島港,在這里要裝上100多個滿載圣誕節(jié)物品的集裝箱,按規(guī)定時間運到新加坡,然后轉運到歐洲。當時,橋吊隊剛剛安裝了兩臺新橋吊,作業(yè)中,2號橋吊突然發(fā)生故障,許振超立即帶領所有技術人員登上了橋吊,搶修故障,但由于他們對新橋吊的技術性能還沒有完全掌握,故障沒法排除,堆在地上的集裝箱就是裝不上船。最后,這次作業(yè)因技術不過硬而打了敗仗。這件事對許振超觸動很大,從此,他暗下決心,就是不吃飯、不睡覺,也要盡快掌握先進技術,實現集裝箱班輪保班率達到100%。
為了提高裝卸效率,許振超和大家一起潛心研究操作技術,琢磨提高效率的竅門,總結推廣快捷、科學的操作流程。經過艱苦地探索磨練,橋吊司機的單機艙時量逐月提高,由最初的每小時25個標準箱提高到28個、30個、33個,逐步接近世界最高效率。與此同時,加強設備保養(yǎng),他們所管理使用的橋吊先后實現了保班作業(yè)無故障運行。有多少次,有的國際集裝箱班輪因種種原因造成滯期,而到青島港后,是許振超帶領他的團隊為船方搶回了時間。2002年下半年,許振超帶領自己的團隊實現了“核心班輪保班全部100%”的目標,獲得了“全國用戶滿意服務”名牌的稱號,在中國大陸沿海港口居于領先水平。
隨著青島港集裝箱事業(yè)的發(fā)展,碼頭設備越來越先進。特別是2002年,在省、市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青島港順利完成了外貿集裝箱從老港區(qū)向前灣新港區(qū)“西移”的戰(zhàn)略轉移,形成了較大的吞吐能力。這時,在許振超的腦海中,帶領職工創(chuàng)造世界記錄的念頭越來越強烈。
2003年4月28日夜,許振超帶領工友們在“地中海法米亞”輪上打響了創(chuàng)造新紀錄的攻堅戰(zhàn)。戰(zhàn)斗從晚上8點鐘開始,當時,現場燈火通明,氣勢磅礴。在320多米長的船旁,一字排開8臺橋吊。每名橋吊司機精力都高度集中,船上有指揮手密切配合,碼頭上大型拖車穿梭不停。到凌晨2:40分,完成了該輪3400個標準集裝箱的裝卸,一舉創(chuàng)出了每小時單機效率70.3自然箱和單船效率339自然箱的世界紀錄。國際權威雜志《港口與港灣》刊文盛贊:中國青島港以一流集裝箱碼頭、一流的橋吊設備、一流的操作技術,創(chuàng)造出一流的世界集裝箱裝卸效率。
為長中國碼頭工人的志氣,提升青島港的國際知名度,打造港口的核心競爭力,青島港決定以許振超的名字命名了“集裝箱保班服務名牌--“振超效率”?!罢癯省苯许懥饲鄭u港,也使許振超充滿了再創(chuàng)世界水平的信心和決心。時隔5個月后的9月30日,許振超率領整個團隊,又把每小時單船339自然箱的紀錄提高到了每小時381自然箱。這項紀錄進一步增加了青島港集裝箱裝卸的競爭力。
“振超效率”產生了顯著的名牌效應和良好經濟效益。世界許多知名航運公司主動與青島港合作,紛紛上航線、增航班、加箱量,僅8個月時間,青島港就凈增了13條國際航線。2003年,青島港集裝箱吞吐量完成423.8萬標準箱,實現了24.3%的高速增長。2003月7月21日,世界著名航運公司鐵行、馬士基和中遠集團與青島港攜手,在人民大會堂簽署了“三國四方”合資合作項目,為青島港的發(fā)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許振超有濃郁的愛港情節(jié),這也成了他艱苦創(chuàng)業(yè)、回報港口的動力。2001年,青島市委、市政府做出決策,啟動前灣集裝箱碼頭,實施外貿集裝箱西移,要求年底前必須安裝起一批新型橋吊,保證西移的如期進行。這項橋吊安裝現場總指揮的重任落在了許振超的肩上。接受任務后,他先辦了兩件事:一是打電話告訴愛人,他在黃島有急任務,約一個多月不能回家了,讓愛人放心;二是買了十箱方便面,準備吃睡在工地。當時天寒地凍,工期又緊。面對困難和壓力,許振超連續(xù)40多天沒有回家,每天在零下十幾度的寒風里一干就是十五、六個小時??蕵O了,他和同志們就從消防栓里接水燒著喝;餓極了,就干啃方便面、涼饅頭;困極了,就身蓋棉大衣躺倒就睡。許振超左腿患有嚴重風濕病,為不耽誤工期,堅持工作在碼頭一線。許振超就是憑著這種艱苦奮斗、頑強拼搏
的精神,帶領工友沒有辜負港口的殷切期望,勝利完成了任務,為青島港的集裝箱發(fā)展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和機遇。

“咱當不了科學家,但一定要練就一身‘絕活’,練就一身過硬本領,做個優(yōu)秀的工人”。

經過十幾年來的改革發(fā)展,港口生產方式實現了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的重大轉變。在這一過程中,許振超始終有著明確的人生追求,那就是:“作為一名當代產業(yè)工人,要有更高的追求,更多的建樹,當不了科學家,也要練就一身‘絕活兒’,爭當一名優(yōu)秀的工人,這樣才無愧于時代,無愧于港口的培養(yǎng)?!?
改革開放為許振超提供了成才的大好機遇。青島港的發(fā)展,更為許振超創(chuàng)造了施展才華的廣闊天地。
1984年,許振超成為橋吊司機以后,為了在這個崗位上練就“絕活兒”,他身上常帶著一個筆記本、一本電子英漢詞典。機械故障是怎么出現的、怎么修理的,他都詳細地做好記錄,準確掌握橋吊各機構的性能參數。經過長期積累,到1991年,許振超在隊里已經是小有名氣的“修理專家”了,橋吊有了難修的故障,大家都愿意找他一起想辦法。為了保證一天24小時隨叫隨到,公司領導為他配上了傳呼機,當時,這在隊里可是不得了的事兒!因為那時許振超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橋吊司機,這可是非同一般的榮耀。
長期以來,橋吊隊的職工都認為,許振超技術好、肯鉆研,贊譽他為“橋吊大拿”,機器上出了什么難事兒找到他,他一琢磨就能解決。2002年3月24日晚上,維修人員圍在5號橋吊前伸臂上愁眉不展,許振超到現場后,問明情況,經過檢查,憑著多年積累的經驗,僅用十幾分鐘就判斷出了故障點,更換上了新配件,橋吊一切恢復正常。在場的人沒有一個不佩服,都說:“許大拿”真是神了!
橋吊是大型機械,很多司機作業(yè)中磕磕碰碰的現象司空見慣,既容易損壞設備,又造成安全隱患。為了杜絕這種現象,許振超率先提出了“無聲響操作”的標準,并親自練習示范?!盁o聲響操作”要求集裝箱吊裝作業(yè)時,從抓箱到落箱幾乎沒有聲音。一個集裝箱加上吊具,至少也有二、三十噸重,把這樣一個大“鐵家伙”從地面吊起,再從幾十多米的高空放下來,特別是有時還要放到20多米的船底。這種鐵碰鐵的活兒,要不出聲響,簡直不可想象!但是許振超決心很大,他對工友們說:有人曾創(chuàng)造操作氣錘打雞蛋,汽錘碰到雞蛋,雞蛋卻絲毫未傷的技術,我們?yōu)槭裁淳筒荒芫毘伞盁o聲響操作”?他通過操作車運行速度和吊具升降之間的變化來控制,熟中生巧,第一個掌握了這一操作技術,而且?guī)С隽艘恢苁炀氄莆者@一“絕活兒”的隊伍。
一次,承運一批烏魯木齊鐵路局轉運的化工危險品。當時為了預防萬一,碼頭現場、鐵路專用線全派上了武警,因為一旦出現大的碰撞,就會引發(fā)惡性爆炸事件。在橋吊司機們的精心操作下,整整40個箱子全部安全裝到了船上。在場的原鐵道部一位副部長連連贊嘆:青島港工人的“無聲響操作”了不起。船公司代表感慨的說:“無聲響操作”簡直就是“行云流水”。
許振超當上橋吊隊長后,不僅創(chuàng)新技術,還創(chuàng)新管理。他說:安全為了生產,生產必須安全。他經過統(tǒng)計發(fā)現,橋吊作業(yè)中最容易出安全問題的環(huán)節(jié)就是箱子一起一落的時候。為避免發(fā)生類似問題,他要求橋吊隊每名司機在吊箱時都要做一次“二次停鉤”,就是箱子剛離地和快落地的一剎那,放慢速度,先觀察后起落,這樣做雖然使每次操作時間多了幾秒鐘,但杜絕了事故隱患,最終提高了生產效率。
許振超發(fā)現國內多數港口在基層橋吊作業(yè)上沒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他就把“全國質量管理獎”標準引入日常管理,參照制定了隊里的條例,細化到連夜間維修取個扳手都有規(guī)矩。再如,在設備維修上多數港口實行機電分離,不利于設備養(yǎng)護。他就改變這一慣例,建立了機電一體的維修體系。這種做法創(chuàng)新了國內沿海港口傳統(tǒng)的橋吊設備管理模式,日前,國內最大的橋吊生產廠――上海振華港機廠廠長特地帶著外國客戶來青島港參觀橋吊隊的設備管理,盛贊明港的橋吊管理是國內最好的。

“一個人可以沒有文憑,可以不進大學,卻不能沒有知識。人要活出質量,就要孜孜不倦地學習,這樣才不枉寶貴的一生”。

許振超在平凡的崗位上創(chuàng)造出了不平凡的業(yè)績,得益于時刻把學習作為“第一需要”,堅信“知識改變命運,學習成就未來”。
1968年,許振超進港當工人,干皮帶機電工。工作之余,別人休息,他卻學電工書籍,看設備圖紙,從不放棄,日積月累掌握了不少技術竅門,精通了電工技術,嘗到了學習甜頭。當上了門機司機,他把隊里僅有的幾本技術書都看遍了。覺得不過癮,就到處找同學借書看,怕同學麻煩,又省錢買書看。新書貴就買舊書,有一次下了夜班,他騎自行車跑了40多里,到李村集書攤上討價還價,買了幾本舊書,回到家沒顧得休息全部讀完。除了讀書,他還注重虛心向技術人員請教,堅持做工作心得筆記。在以后的工作變換中,他都堅持工作需要什么就學習什么,總是帶著問題去學習,這個習慣一直保持到現在。
橋吊是技術密集的港口大型機械設備,尤其是第五代橋吊,集多種現代科學技術于一體,科技含量很高,需要掌握的知識很多,如高壓變配電、電力拖動系統(tǒng)、計算機系統(tǒng)、數字控制技術、網絡通訊知識等。為了系統(tǒng)學習橋吊知識,40多歲時他開始自學高中課程。后來,青島港上了新橋吊,橋吊電控系統(tǒng)是瑞典BBC的,整個程序語言都是英文,許振超就自學起了英語。當時橋吊上的可控硅直流調速系統(tǒng)是國內最先進的,他又買了清華大學的教材《可控硅整流技術》,從原理上學起。青島港使用了美國GE的可編程序邏輯控制器,一套英文資料有兩尺厚,他一有空就拉著技術人員陪他上橋吊,把程序一一記下來過后琢磨。那段時間,他下班回家后就大門不出,家里的桌子、床全擺滿了電子零件、圖紙和參考書,逼得愛人經常端著菜板在樓道里切菜。有一年,他聽說國外的起重機械上已經開始采用變頻變流技術,他就對隊里的技術主管說:應該找本書來看看。但是逛遍了青島大大小小的書店,也沒買到。事隔半月,他終于輾轉托人從上海買到了這種書,才一了心愿。2002年,青島港橋吊上才用上了這種技術。
這兩年,隨著青島港的橋吊越換越大、越換越好,許振超學習得更加刻苦了。為了適應學習需要,他經常帶著“三件寶”。一臺手提電腦,一個筆記本和一個快易通電子詞典。特別是那個快易通,已經換了兩個。因為隨著學習的深入,要查的專業(yè)技術詞匯太多,原來的舊版快易通的詞匯量已經不能滿足他的需要??粗S振超象著了魔一樣的學習,妻子勸他說:差不多就行了。他卻說:我底子薄,現代技術變化又快,不學怎么能跟得上?2000年,正逢隊里的輪胎吊發(fā)動機需要大修。按慣例,應該花大價錢,請專業(yè)廠家來修理。但許振超考慮到這樣既耽誤時間,又增加很多費用。他就主動向公司請戰(zhàn),要求自己動手維修。面對復雜的維修工藝,他茶不思、飯不想,簡直入了迷。一年內,他帶頭成立的大修小組邊研究邊實踐,先后對公司全部輪胎吊發(fā)動機成功地進行了大修,不僅大大縮短了維修時間,保證了現場作業(yè)正常運轉,還為公司節(jié)省開支140多萬元。近幾年來,經初步估算,經許振超主持修理的各類橋吊設備共有70多臺次,節(jié)約費用達800萬元。
許振超不僅會排除一般故障,就連一些精密的技術部件,也敢碰。橋吊上的重量傳感器,是國外廠家的“王牌”產品,要求不能打開,再加上他們的技術保密,用壞了只能換。換一次需要近1萬美元;不換就要降低橋吊60%的工作效率。許振超執(zhí)意自行修理,當他打開一看,里面布滿了蜘蛛網般的電阻線,象是人的大腦神經一樣,當時也一下子驚呆了。他冷靜下來,利用手頭上的簡陋工具,逐根檢查,遇到精密處,就用頭發(fā)絲小心翼翼地撥,終于發(fā)現是一根細如蠶絲的電阻線斷了。在接線中,他把電烙鐵磨尖,象神經科醫(yī)生實施手術一樣,摒住呼吸,穩(wěn)住手,一點點地焊起來。后來,這件事給許振超深刻的啟示:困難是自己喊出來的,凡事只要認真學習,敢作敢為,就沒有攻不下的難關。
“現代化大生產要求團隊協(xié)作。要在世界一流碼頭干出世界一流效率,就必須把自己的技術和經驗奉獻出來,還要辦親情的事,暖伙計的心”。

許振超不僅是“橋吊大拿”,還是一位良師益友。他通過自己的實踐深切感受到橋吊隊要成為一支敢于創(chuàng)造一流業(yè)績的團隊,首先要成為一支學習型的團隊。
2001年底,黃島新港區(qū)集裝箱橋吊隊剛組建時,新司機占八成。為了提高裝卸效率,許振超加班加點搞培訓,他系統(tǒng)地總結了自己多年來駕駛和維修橋吊的經驗,專門編制了《青島港集裝箱裝卸橋司機操作手冊》,組織大家學習,使新司機少走了許多彎路。這本冊子既明確了正常操作規(guī)程,又介紹了惡劣氣候條件下安全作業(yè)的注意事項和故障應急方案。靠這本手冊,帶出橋吊司機由原來需要1年縮短為3個月。現在這本手冊不僅放在新港區(qū)每臺橋吊的駕駛室里,還成為部分大專院校機械專業(yè)的授課教材。
許振超在隊里建立起了嚴格的學習制度,規(guī)定每月兩次集中學習,每十天研究一個課題。他要求隊員們做到“經驗互補、資源共享”,不管是技術主管還是橋吊司機,每排除一起故障,都要把造成故障的原因、現象和排除的方法,寫成專門的材料在隊里交流。2002年,隊里的一個技術主管解決了一個疑難問題,卻遲遲不肯將案例整理出來。他就以此為例,在隊里展開了討論,使全隊同志對搞技術封鎖的弊端和交流學習的益處達成了共識。從此,他在隊里立下了規(guī)矩,無論是誰,堅決不準搞技術封鎖,出現這種現象,任何人都可以大張旗鼓地批評。
在許振超的帶動下,橋吊隊形成了濃郁的學習風氣?,F在,維修主管們下了班,還經常聚集在隊里研究問題,看圖紙。新錄用的大學生也人人帶著“好易通”,有空就研究橋吊上的英文資料。隊里不管是哪個車組出了故障,其他車組的隊員只要沒事都會跑來看看,研究故障原因和排除方法,以便舉一反三。隊里的骨干還主動把一些故障編成案例,當作隊里的“土教材”,給年輕人上課。公司請來技術權威搞安裝測試,工友們一定想方設法把他請到隊里來講課,聽課的工友們不僅自己做好筆記,過后還會主動傳給當班沒來上課的同事。
許振超深深的愛著他的橋吊,愛著他為之奮斗一生的青島港,他把碼頭作為自己的家,把隊友當成自己的兄弟姐妹。
許振超深知,創(chuàng)造一流的效率一要靠科技,二要靠人才。他特別重視對新錄用大學生的培養(yǎng),對他們不急于安排相應的崗位,而是讓他們先從事修輪胎、換鋼絲等一些比較艱苦的工作。為此,有許多大學生不理解,但許振超認為剛出校門的大學生不在艱苦的工作中磨練,就難以成才。如今,這些新來的大學生都鍛煉成了橋吊隊的能手。
2003年大年初一,許振超開著自己的車,跑遍了大半個山東,行程1千多公里,走訪了7名家住農村的工友。這些工友回來講,許隊長的到來驚動了全村,他們怎么也想不到,青島港的一名隊長會給他們的家人拜年。其實,只要稍微熟悉許振超的人都知道,他關心職工是由來已久,職工結婚他去祝福,職工得子他去祝賀,職工親屬生病他去探望。他自己有本“小冊子”,還給職工配備了“兩個卡”。 “小冊子”上面記錄著每一名職工的家庭情況,每逢職工過生日,他就送上蛋糕和賀卡,送去真摯的祝福?!鞍踩ā庇涗浿恍┎话踩[患,時刻提醒職工;“愛心卡”是給職工家屬的,卡上留著聯(lián)系電話,寫著“有事找振超”。工友李順的妻子得了尿毒癥,許振超組織全隊為他捐款4000多元,自己就掏出了2000元。四年來,類似這樣的捐款,許振超在全隊組織了七、八次,自己捐了上萬元。許振超常說,只要在我們這個集體里工作過的,全是自家人,人走茶不能涼。至今許振超還與離開隊的農民承包工保持著聯(lián)系,只要他們有困難,他總忘不了寫一封信,寄去一、二百塊錢,盡心盡力幫助他們。
許振超以率先垂范、關愛他人的優(yōu)秀品格,贏得了全隊職工的廣泛贊譽,他所帶出的技術精湛、作風過硬的橋吊隊,為青島港的建設和發(fā)展做出了貢獻。

“好律師網”提供的法律法規(guī)及相關資料僅供您參考。您在使用相關資料時應自行判斷其正確、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時性;您須自行承擔因使用前述資料信息服務而產生的風險及責任。
?
close
使用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