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律師 > 專題 > 刑事制度 > 法律指南 > 刑事案件分案處理的三大程序 張家港知名刑事辯護律師曹輝團隊
今天分享,我國分案處理機制的完善;刑事案件分案處理的適用原則、提供分案處理的法律依據(jù)、分案處理的程序; 分案處理啟動的主體、分案處理的審級、分案處理的救濟,刑事案件的分案處理機制研究(第三部分,緊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我國分案處理機制的完善
我國在構建刑事分案處理機制時,可以借鑒域外在立法上的先進經(jīng)驗,并結合我國的審判實踐,制定出符合我國司法體制的分案處理的制度。
(一) 刑事案件分案處理的適用原則
任何一種法律制度的建立,都必須有明確的立法價值取向,都是各種利益平衡、各種綜合考慮的結果。分案處理機制的立法價值取向,就是“訴訟經(jīng)濟、發(fā)現(xiàn)真實和保障人權”這三者之間的平衡。
針對分案處理,雖然我國沒有明確的立法制度,但是在長久的司法實踐中,對于共同犯罪的并案、分案處理,已經(jīng)形成了“以合并處理為主、以分案處理為輔”的適用原則,該原則既是司法系統(tǒng)在實務中積累的經(jīng)驗,也是權衡訴訟經(jīng)濟、發(fā)現(xiàn)真實和保障人權三者后的理性選擇。
(二)提供分案處理的法律依據(jù)
分案處理的案件針對的是共同犯罪及關聯(lián)性犯罪,我國如何從立法上對其進行界定,就必須厘清什么是關聯(lián)性犯罪,但是從各國法律及我國臺灣地區(qū)及澳門特別行政區(qū)的立法和判例中均沒有找到關聯(lián)性的具體定義,大多數(shù)是通過列舉的方式進行描述的。
因此,我國在對關聯(lián)性犯罪進行立法規(guī)定時,可以通過列舉式的方式進行設定,具體可規(guī)定為:具有下列行為的案件,法院可以進行合并審理:
第一,一人犯數(shù)罪;
第二,數(shù)人共犯一罪或數(shù)罪;
第三,數(shù)人的犯罪事實存在相對性;
第四,犯包庇、窩藏、偽證、銷贓罪等。但合并審理可能會損害被告人的權利或者不利于查明事實真相的,法院可依法進行分案處理。
通過該條的規(guī)定,可以有效地防止司法機關濫用分案處理制度進行不當分案或者不法分案,同時,也能給分案處理提供法律支持,更能保障當事人的權利,維護司法公正。
(三)分案處理的三大程序
1. 分案處理啟動的主體
實踐中,刑事案件的分案處理的啟動主體一般是公安機關和檢察院,忽略了法院的啟動和作為案件當事人的權利。當一個案件從立案到起訴再到審判的整個過程中,公安機關和檢察院在分案處理上具有預先審查的決定權,而法院只能被動地接受已經(jīng)分案處理的案件。
所以在實際操作中法院也應該是分案處理的啟動主體,當案件進入審判程序后,對于該案是否適用分案處理,如果研究認為不適用合并審理,法院就應當依職權進行分案處理。
再者,作為案件當事人是程序啟動的利益相關方,構建分案處理制度應當充分考慮當事人的個人意愿,賦予各當事人啟動程序的請求權,實現(xiàn)程序的良性互動。案件當事人包含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被害人,案件當事人由于合并或者分案處理影響了自身的權利,不利于查明案件事實真相,可以向司法機關提出申請,并附上申請理由,司法機關經(jīng)過審查后,認為確有必要進行合并或者分案的,可以進行合并或者分案處理。
2. 分案處理的審級
在共同犯罪及關聯(lián)性犯罪中,有些案件因為分案處理,分屬不同級別的法院管轄,例如未成年人與成年人共同犯罪,如果上級法院的案件沒有審理終結,下級法院就只能中止本院案件,直到上級法院案件審理終結后,才能審理案件。
雖然《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3條對案件級別管轄作出了規(guī)定,該規(guī)定對共同犯罪及關聯(lián)性犯罪中一人或一罪歸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全案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筆者認為這條規(guī)定是必要規(guī)定,只要涉及到共同犯罪或者關聯(lián)性犯罪都應當由上級法院管轄,而不能因?qū)徏壊煌鸵?guī)避了這條規(guī)定的適用性。
3. 分案處理的救濟
結合英美法系國家和大陸法系國家或地區(qū)的做法,我國在立法上除了規(guī)定分案處理及合并審理適用的情形外,還應當將司法救濟納入到分案審理中。
首先,針對司法機關的不當合并或分案審理,法院有最終的決定權。在司法體系中法院是司法結果的裁判主體,而分案處理機制對裁判結果有著巨大的影響,也只有賦予人民法院審查和最終決定的權利,才能保證司法公正和程序正義。
法院在審查當事人提出異議的過程中,應當包括程序?qū)彶楹蛯嶓w審查兩個方面。程序上審查分案決定的啟動程序和告知程序是否符合法律要求,實體上審查是否有分案必要,并案可能給案件當事人造成什么樣的后果。根據(jù)人民法院的審查結果,應當有區(qū)分地處理異議行為,若是在實體上對案件的事實有不利影響,或可能給當事人的權利帶來傷害,就應當不適用分案處理,而進行合并處理;
若是在啟動程序上出現(xiàn)不當,就要求啟動機關進行限期改正。對于異議是否成立,法院應當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以書面的形式告知當事人,同時附上法院處理的理由。
其次,因分案處理的判決已經(jīng)發(fā)生法律效力,若當事人認為有違分案處理的規(guī)定,就可以向上級法院申請再審,上級法院在進行審查時,發(fā)現(xiàn)確實存在適用法律錯誤的情形,必須啟動再審程序。
聲明:
1、以上內(nèi)容來源于法律人士的投稿,目的在于分享更多法律信息;如內(nèi)容涉及侵犯您的知識產(chǎn)權或其他合法權利,請發(fā)送郵件至:kefu@haolvshi.com.cn ,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核實和處理。
2、本平臺提供的相關信息僅供參考,您在使用時應自行判斷其正確、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時性;您應自行承擔因使用前述資料信息而產(chǎn)生的風險及責任。
3、好律師網(wǎng):律師在線咨詢,人工智能法律,24小時專業(yè)自助律師服務平臺。找律師、寫合同、打官司,律師24小時提供服務,請上好律師網(wǎng)www.131bbs.cn
刑法總則里雖然明文規(guī)定了未成年人不構成累犯,但是特別累犯的構成條件并沒有包含必須滿18歲。而且從犯罪性質(zhì)
以“負責人”的身份簽字,能否以“職務行為”免責? 在欠條落款“負責人”處簽名,應訴
購新車被瞞賣展車法院判“退一賠三” 購買新車,結果卻被隱瞞買到了展車,這該如何處理
自首的基本特征是“投案+如實供述”,即被告人自動投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但是認罪認罰并不要求自
也許你在這個新聞里看到了老年人被騙交智商稅,看到了不良商家專騙老人,甚至看到了相關部門對這些“黑
在我國有關律師收費管理的規(guī)定中,刑事案件是被禁止實行風險代理,即不允許律師與當事人之間約定以案件辦理的結果來作為支付或額外支付律師費的條件。...
問:用人單位可以隨意解除與隔離治療的勞動者之間的勞動合同嗎? 答:不能隨意解除。依
徇私枉法罪與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的認定 一.定義 1.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
加載更多
您可能關心的問題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