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很可恨,一旦被逮著了,大多數人肯定會選擇交給警察去處理。最近有一則新聞報道說安徽某超市抓住在超市偷東西的小偷后,卻有自己的一套“獨特”處理手段。超市有一個專門的部門叫防損部。防損部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發(fā)現和處理在超市內實施偷盜行為的小偷。逮到這些拿了東西不付錢的“顧客”之后,他們會將其帶到專門的訊問室,要求其將偷盜的東西如數交出,然后進行價格核算,核算完成后,就會詢問其會員資料,家庭住址,工作單位、所在社區(qū)等基本信息,然后由工作人員當場宣布對其作出的處罰決定。如果某個人在超市內偷拿了價值一兩百元的商品被工作人員抓獲,正常的賠款都在數百到上千元不等;如果偷盜的價格達到千元以上,賠款價格將更高。
超市是否有權利對小偷進行處罰呢?
首先,偷東西的顧客進入超市偷東西屬于入室盜竊,不管偷的東西價值多少,按照新刑法的規(guī)定都構成盜竊罪。但是在這個事情里面,超市屬于受害人,按照法律規(guī)定,超市對遭受的損失可以要求犯罪嫌疑人賠償損失,所以超市在自行抓到嫌疑人后罰款的行為屬于要求賠償的行為,但是超市罰款的數額必須合理。如果超市利用自身的條件逼迫嫌疑人繳納不合理的罰款,相反超市的行為很有可能構成敲詐勒索。
根據我國的法律規(guī)定,商家“偷一罰十”規(guī)定是不合法的,也是不合理的。
1.“偷一罰十”的“罰”是行政處罰。根據我國行政處罰法的規(guī)定,行政處罰只能由行政機關來行使,商家不是行政機關,無權設置處罰規(guī)定。如果公民對行政機關所作的行政處罰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F在商家自行處罰消費者,消費者即使不服,也無法依照法律規(guī)定尋求救濟,這實際上剝奪了他們的申辯權與訴訟權,構成了對竊物者的合法權益的一種侵犯。在現實生活中,是否構成盜竊也要由國家司法機關來認定。商家自己直接認定消費者構成盜竊,對被懷疑人的名譽權構成了侵害。況且對真正的盜竊行為,我國法律也有明確的處罰規(guī)定。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不僅規(guī)定有處罰的方式,而且還規(guī)定有罰款的最高數額,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約定或者規(guī)定罰款的數額。對于盜竊數額較大構成犯罪的,我國刑法也有明確的標準。因此,商家貼出“偷一罰十”告示,無論在行政法上還是在刑法上都是站不住腳的。
2.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四條明確規(guī)定:“經營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guī)定,或者減輕、免除其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格式合同、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內容的,其內容無效?!庇捎谏碳抑贫ǖ摹巴狄涣P十”規(guī)定對消費者而言既不公平又不合理,因此這種規(guī)定是無效的。
3.盡管在現實生活中,“偷一罰十”的警戒作用十分明顯,對于維護社會的正常經營秩序,凈化社會風氣也具有一定的意義。然而,這種以非法手段對待“小偷”的行為實際上屬于一種“土政策”,其不僅損害了消費者,而且破壞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破壞了統(tǒng)一的社會主義法制,后果是極為嚴重的。因為既然商家可以無視法律,作出“偷一罰十”的規(guī)定,就難免一些商家作出“偷一罰五十”、甚至是“偷一罰一百”的規(guī)定。事實上,商家完全可以采用合法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
本文僅供交流學習,若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生活中若其他人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或您與他人發(fā)生糾紛,不妨來【好律師網】 請律師幫您采證或幫您解決糾紛。
問:我原是甲村村民,2007年嫁到他村,但戶口始終在甲村,且在該村村民小組有承包土地。今年,因政府規(guī)劃征
基礎套餐:當兵政審不通過+重要崗位政審影響三代+企業(yè)招工不通過+民事責任費用(訴訟、律師、醫(yī)藥、
行政訴訟采取舉證責任倒置的原則 行政訴訟采取舉證責任倒置的原則,即被告負有舉證責任。行政訴訟的舉證
在北方,北京一直是人口流入最大的一座城市,然而如今北京市人口壓力過大,去過北京工作或者游玩的人應該深有感觸,乘坐地鐵都得是擠上去,并且隨著這...
無癥狀感染者雖然沒有癥狀,但其核酸檢測為陽性,就可以排出病毒,因此說無癥狀感染者或者說患者在潛伏期就有傳染性。那么關于無癥狀感染者潛伏期是多...
僅有收條能否認定房屋買賣合同是否成立? 一、僅有收條能否認定房屋買賣合同成立
我國行政機關有三種派出機構 派出所、工商所、稅務所 1、派出所由公安局設立,
行政復議審查是法律授權行政復議機關的一項權利。行政復議法規(guī)定,行政復議機關負責法制工作的機構其職責之一就
加載更多
您可能關心的問題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