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義
在國際收支平衡表里,國際收支最后總是平衡的,這種平衡是會計意義上的平衡。但在實際當中,國際收支經常存在不平衡,即出現不同程度的順差或逆差,這就是國際收支失衡的含義。
自主性交易是否平衡,是衡量國際收支長期性平衡的一個重要標志。
自主性交易亦稱事前交易,是指個人或經濟實體為了經濟上的某種目的而自主進行的交易。一國在一個長時期里自主性交易平衡,無須再依靠調節(jié)性交易來調節(jié)與維持,就可以說該國國際收支達到了實質性平衡。
二、主要原因
(一)結構性失衡
因為一國國內生產結構及相應要素配置未能及時調整或更新?lián)Q代,導致不能適應國際市場的變化,引起本國國際收支不平衡。
(二)周期性失衡
跟經濟周期有關,一種因經濟發(fā)展的變化而使一國的總需求、進出口貿易和收入受到影響而引發(fā)的國際收支失衡情況。
(三)收入性失衡
一國國民收入發(fā)生變化而引起的國際收支不平衡。一定時期一國國民收入多,意味著進口消費或其他方面的國際支付會增加,國際收支可能會出現逆差。
(四)幣性失衡
因一國幣值發(fā)生變動而引發(fā)的國際收支不平衡。當一國物價普遍上升或通脹嚴重時,產品出口成本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下降,在其他條件不變、變的情況下,出口減少,與此同時,進口成本降低,進口增加,國際收支發(fā)生逆差。反之,就會出現順差。
(五)政策性失衡
一國推出重要的經濟政策或實施重大改革而引發(fā)的國際收支不平衡。
上一篇: 國際收支持續(xù)失衡對一國經濟的影響
下一篇: 什么是保證金外匯?
加載更多
如果是首次辦理護照可能會比較迷茫,不知道怎樣辦理,那么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下有關首次辦理護照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