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律師網(wǎng) > 專題 > 民事訴訟 > 民訴概述 > 正文
民訴法第五十二條規(guī)定,被告有要權提起反訴,但對反訴的時間、條件、形式、范圍,以及哪些案件可以反訴,哪些案件不適用反訴等都沒有明確規(guī)定。根據(jù)我國的立法原則:不是所有的案件都可以反訴。
一、沒有被告稱謂的訴訟案件不適用反訴
在民事訴訟過程中,不同的訴訟程序,對當事人的稱謂也不同。在一審程序中,稱為原告、被告;第二審程序中稱為上訴人(原審被告或原審原告)、被上訴人;在再審的案件、上級法院提審的案件、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案件以及人民檢察院抗訴引起的再審案件的審判監(jiān)督程序中,當事人稱為原審原告、原審被告;在執(zhí)行程序中稱為申請執(zhí)行人、被執(zhí)行人。民訴法第五十二條規(guī)定,被告有權提起反訴,從立法角度看,可以理解為,只有被告稱謂的當事人才能提起反訴。沒有被告稱謂的當事人不能提起反訴。
二、法律規(guī)定適用特別程序審理的案件不適用反訴
特別程序是民事審判程序中的一種,是人民法院審理特殊類型案件所適用的程序。特別程序對審級、審限、當事人的稱謂及審理程序均做了特殊的規(guī)定,這些規(guī)定是人民法院審判某些特殊案件所遵循的特別規(guī)則,這類案件沒有利害沖突的雙方當事人(原告與被告),只有利害關系人,而且解決的問題也不是民事權益之爭。特別程序一般也不因起訴而開始,而是因利害關系申請而開始。特別程序審理的案件是各種各樣的,沒有統(tǒng)一的對象,也沒有共同的審理目的,人民法院按特別程序審理案件所作出的裁判,送達后立即生效,不得上訴,即實行一審終審制。從以上的情況看,特別程序審理的案件根本不具備反訴的特別,所以此類案件不適用反訴,其中包括:審理選民資格案件所適用的程序,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案件所適用的程序,認定財產(chǎn)無主案件適用的程序等。
三、某些基于婚姻家庭關系的人身權的案件不適用反訴
1、首先是離婚案件不適用反訴
離婚是當事人重要的法律行為。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時,不僅要對夫妻雙方的人身關系作出裁判,而且要對子女撫養(yǎng)以及財產(chǎn)關系作出裁判,使之產(chǎn)生一系列的法律后果。當事人離婚后,雖然夫妻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已經(jīng)消滅,但是父母與子女的人身關系不能消滅,故離婚本訴應對涉及到的關系都一并裁判,被告也不可能提出新的反請求?;橐龇ㄒ?guī)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不屬于反訴,如無過錯方是被告,只能依據(jù)原告離婚的請求要求原告給予損害賠償,而不是反訴。
2、贍養(yǎng)、撫養(yǎng)、扶養(yǎng)案件不適用反訴
贍養(yǎng)是指對長輩承擔的供養(yǎng)責任;撫養(yǎng)是指對未成年人承擔的供養(yǎng)責任;扶養(yǎng)是指對等同輩份的人承擔的供養(yǎng)責任。從上述三個概念的含義看,當事人所盡的義務都是法定的,這種法定義務既不能解除也不容抵消,所以,這類案件不存在反訴的問題。
根據(jù)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對于告訴才處理的案件和被害人有證據(jù)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被告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在訴訟中,可以對自訴人提起反訴。
但是,對于告訴才處理的案件和被害人有證據(jù)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并且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害人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訴的案件不能提起反訴。
加載更多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2023年9月1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決定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