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律師網(wǎng) > 專題 > 物權制度 > 所有權 > 正文
一、概念
所有權限制是指禁止或限制作為所有權積極權能或消極權能的一面或數(shù)面,從而使所有人因此受一定的拘束,并負一定的義務。所有權的內容受限制與所有人義務的承擔,是互為表里的關系。原則上,所有權限制既適用于個人財產(chǎn)也適用于公有或公用財產(chǎn)。不過通常所講的所有權限制是指對私人所有權的限制。對所有權進行限制,其宗旨在于解決個人利益之間,以及個人利益與社會整體利益相沖突的問題。
二、特點
所有權限制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限制原因的復雜性。所有權限制既可能是為劃定所有權邊界、避免所有權沖突,以協(xié)調所有人與非所有人之間的關系而進行的,如各國法律規(guī)定所有權人必須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享有和行使所有權即為此例。還可能是基于交易安全或公共利益之需要而對所有權進行限制,如善意取得和征收征用等制度即是例證。因此,所有權限制還可分為所有權的內在限制與所有權的外在限制。
第二,表現(xiàn)形式的多樣性。所有權限制既包括對所有權積極權能的限制,即對所有權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等權能的限制,也包括對所有權消極權能的限制,即對排除他人干涉的限制。既包括所有權享有上的限制,也包括所有權行使方面的限制;既包括動產(chǎn)所有權的限制,也包括不動產(chǎn)所有權的限制。
第三,限制程度的差異性。一般而言,所有權的客體不同,法律對其限制的程度也不一樣?!敖裉?,根據(jù)不同的客體以及這些客體所承擔的最廣泛意義上的‘社會功能’,所有權的內容和權利人享有權限的范圍也是各不相同的?!彼袡嗫腕w滿足的社會功能越多,就可能對所有權進行越大的限制。由于土地等不動產(chǎn)所負載的社會功能最多,因此法律對不動產(chǎn)所有權的限制遠比對動產(chǎn)所有權的限制要嚴格,所有權的社會化一般也是指土地等不動產(chǎn)所有權的社會化。
第四,法律規(guī)制的全面性。一方面,所有權是物權體系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物權法規(guī)制之重點。因此,所有權限制的諸多制度也體現(xiàn)在物權法等私法規(guī)范之中。所有權在私法中的限制既表現(xiàn)在誠實信用、禁止權利濫用、公序良俗等原則對所有權人行使所有權的限制,也表現(xiàn)在一物一權、公示公信等物權法原則對所有權的限制上,還體現(xiàn)在其他的許多直接或間接的限權條款中。另一方面,所有權又與一國的經(jīng)濟體制和人民的福祉息息相關。因此,所有權又可納入基本權利的范疇,離不開憲法、行政法等公法規(guī)范對其進行保護和限制。公法對所有權的限制主要是基于公共利益之需要,通過征收、征用、國有化等制度的設置來進行的。
第五,所有權的義務性。所有權是所有權權能的集合體,而所有權權能既表現(xiàn)了所有人權利的一面,也應體現(xiàn)所有人義務的一面。所有權義務其實也包括所有人的義務。所有權的享有和行使必須尊重不特定的非所有人的利益和履行對特定的非所有人的義務,前者如尊重公共利益,后者如承擔相鄰義務。羅馬法以來,所有人義務的標準用詞是所有權限制。其義務形態(tài)與私法相關的,主要有“容忍他人之侵害之義務”、“于一定限度內不行使其權能之義務”和“為一定的積極行為之義務”三種形態(tài)。
三、分類
第一,一般限制與具體限制。一般限制是對一切所有權或抽象意義上的所有權的限制,它針對的是不特定主體和不特定客體,而具體限制是針對特定類型的主體或客體的限制。一般限制主要表現(xiàn)為各國民法典、憲法等對所有權行使受公共利益限制的原則規(guī)定,而具體限制表現(xiàn)為土地管理法、城鄉(xiāng)規(guī)劃法等法律對各種類型的所有權所作的具體規(guī)定。
第二,禁止性限制、容忍性限制和義務性限制。根據(jù)不同的限制性規(guī)范,所有權的限制可分為三類:基于禁止性規(guī)范的禁止性限制(如禁止槍械、毒品的交易,禁止買賣土地,禁止在風景區(qū)建造住宅等);基于容忍性規(guī)范的容忍性限制(即所有權人容忍他人在其財產(chǎn)上為某種行為,如通行);基于義務性規(guī)范的義務性限制(即所有權人有義務為某種積極行為)。
第三,自愿性限制與非自愿性限制。所有權的限制包括所有權人自愿對自己權利的限制和非依所有權人的意愿對所有權的某種約束或減損。許多他物權都是通過所有權人的意愿而設立的,同樣所有權人也可以默許或容忍他人對自己之物的某種利用。通常我們所講的所有權限制僅指非自愿性限制。
第四,私法限制與公法限制。根據(jù)不同的法律依據(jù),所有權的限制可分為所有權的私法限制和所有權的公法限制。
上一篇: 集體土地所有權的種類及其限制
下一篇: 國家土地所有權的概念、特點及其客體范圍
加載更多
裝修完成后租賃公司既不采取除甲醛措施,也不對空氣質量進行檢測,“無縫銜接”對外出租,罔顧承租人的健康安全。假如你是這種房屋的承租人你會如何維護自身權益?下面,一起來看看成都市青羊區(qū)人民法院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