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律師 > 專題 > 勞動人事 > 勞動合同 > 法定勞動合同違約金應該如何計算?
在日常生活中簽訂一般的民事合同,為了防止一方當事人違約給另一方帶來損失,雙方當事人在合同條款中是可以約定違約金的。對于勞動合同,只有在保密義務和競業(yè)限制方面可以約定違約金。那么,怎樣計算勞動合同法違約金金額?
一、勞動合同違約金有效嗎
根據(jù)我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二條: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二十三條: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xié)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yè)限制條款,勞動者違反競業(yè)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二十五條:除本法第22條和23條規(guī)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支付違約金。因此可以說明用人單位向勞動者主張違約金的情形只有《勞動合同法》第22條、23條規(guī)定的情形,這兩類情形約定的違約金條款是有效的,違反這兩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可以向勞動者主張違約金。
除此之外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違約金的情形都是違反勞動合同法的,有些用人單位為了本公司利益會違反《勞動合同法》及相關法律約定或者強迫勞動者簽訂違約金條款,這樣的違約金條款是無效的。
二、勞動合同法違約金計算
解除勞動合同情況不同違約金一般也不同,主要有以下四種情況:
1、勞動者依據(jù)《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的規(guī)定(提前30日,試用期提前3日通知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不支付經濟補償,勞動者也不交違約金;
2、依據(jù)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規(guī)定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不但不交違約金,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但第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的規(guī)定,支付每工作一年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3、勞動者沒有任何依據(jù)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不但不給經濟補償金,還可依據(jù)第九十條的規(guī)定,給單位造成損失的要承擔賠償責任;
4、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了專業(yè)培訓,并簽訂了服務期協(xié)議,勞動者服務期未滿,又不是按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情形解除勞動合同,就要按"協(xié)議"的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三、勞動合同違約金是否要交稅
1、根據(jù)《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營業(yè)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3]16號)第三條第三款的規(guī)定:"單位和個人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和銷售不動產時,因受讓方違約而從受讓方取得的賠償金收入,應并入營業(yè)額中征收營業(yè)稅。"因此,納稅人收到違約金也應一并繳納營業(yè)稅。
2、《營業(yè)稅暫行條例》第五條規(guī)定,納稅人的營業(yè)額為納稅人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向對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但部分特殊業(yè)務可以扣減應稅營業(yè)額)。
3、《營業(yè)稅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三條條例第五條所稱價外費用,包括收取的手續(xù)費、補貼、基金、集資費、返還利潤、獎勵費、違約金、滯納金、延期付款利息、賠償金、代收款項、代墊款項、罰息及其他各種性質的價外收費。
聲明:
1、以上內容來源于法律人士的投稿,目的在于分享更多法律信息;如內容涉及侵犯您的知識產權或其他合法權利,請發(fā)送郵件至:kefu@haolvshi.com.cn ,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核實和處理。
2、本平臺提供的相關信息僅供參考,您在使用時應自行判斷其正確、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時性;您應自行承擔因使用前述資料信息而產生的風險及責任。
3、好律師網:律師在線咨詢,人工智能法律,24小時專業(yè)自助律師服務平臺。找律師、寫合同、打官司,律師24小時提供服務,請上好律師網www.131bbs.cn
德陽市根據(jù)實際,對德陽的最低工資標準進行調整,在對最低工資標準進行調整后,通過媒體向全社會公布德陽市最低工資標準的調整情況。那么2020年德...
勞務派遣單位跨地區(qū)派遣勞動者的,應當為被派遣勞動者在用工單位所在地辦理社會保險。
很多農村人都會選擇讓自己的孩子參軍,因為作為一名軍人也能為家庭帶來榮譽。然而當參軍退休后,針對退休軍人國家會有相應的補貼政策,主要是優(yōu)待保衛(wèi)...
每到年底,勞動者都紛紛討論有沒有年終獎發(fā)。而公司拖延發(fā)放年終獎,甚至到明年開春,才聲明拒絕發(fā)放年終獎。那
你對這方面有沒有什么了解呢?沒有簽勞動合同對工作有影響嗎?
對勞動者來說,沒簽合同不利于明確勞動關
女職工孕期期間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女職工孕期勞動合同到期應該怎么處理?一個公司中難免有幾個女職工,懷孕一直是個女性職場中存在的大難題,女職工...
【試用期單位不繳納社保違法】近日人社部梳理了五種不繳納社保費的情形,包括試用期不給繳納社保、讓員工承諾棄繳社保、人事檔案沒轉移到單位不繳社保...
法院經審理認為,原、被告雙方原系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的關系,因發(fā)生勞動爭議,被告用人單位將原告身份證復印件張
加載更多
This application has no configured error view, so you are seeing this as a fall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