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律師 > 專題 > 勞動人事 > 法律指南 > 2020年非全日制用工個稅征收標準是如何規(guī)定的?
非全日制用工是現(xiàn)在很流行的一種用人形式,相信很多朋友可能了解的并不多,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時計酬為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二十四小時的用工形式。當然,這種用工形式也是需要簽訂合同的。那么,非全日制用工個稅征收標準是如何規(guī)定的?
非全日制用工個稅起征點是多少?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時計酬為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二十四小時的用工形式。
《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非全日制用工,指以小時報酬為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二十四小時的用工形式。非全日制員工與單位之間建立的是勞動關系而非勞務關系,其受《勞動合同法調整》,所得報酬為工資薪金而非勞務報酬,和全日制用工的個人所得稅標準是一樣的,起征點是5000元。
單位向聘用人員支付的酬金,凡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按“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納稅,否則,按“勞務報酬所得”項目納稅:
1、雇傭雙方簽訂了由勞動局監(jiān)制的勞動合同;
2、持有勞動就業(yè)管理機構確認的《廣東省就業(yè)失業(yè)手冊》、《廣州市職工勞動手冊》或《廣東省流動人員就業(yè)證》;
3、當年度連續(xù)在本單位工作3個月以上(含3個月),并能提供完整的勞動考勤記錄。
非全日制用工個稅征收的法律規(guī)定
1、根據(jù)《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兼職和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收入如何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5]382號)文件規(guī)定,個人兼職取得的收入應按照勞務報酬所得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的所得,在減除個人所得稅法規(guī)定的費用扣除標準后,按工資薪金應稅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
因此,如果企業(yè)按照勞動法規(guī)定,簽訂勞動用工合同雇用臨時用工人員,支付給雇用員工的工資,可以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進行稅收處理。
2、《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yè)手續(xù)費及傭金支出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09]29號)文件第一條第二款規(guī)定,其他企業(yè)(保險企業(yè)除外)按與具有合法經營資格中介服務機構或個人(不含交易雙方及其雇員、代理人和代表人等)所簽訂服務協(xié)議或合同確認的收入金額的5%計算限額。
因此,如果上述兼職銷售人員具有合法經營資格,可以在比例內限額扣除。
3、招聘使用兼職員工時,應結合國稅函[2005]382號和財稅[2009]29號文件進行稅收處理,勞務報酬所得需開具相應發(fā)票入賬。
近年來,我國非全日制勞動用工形式呈現(xiàn)迅速發(fā)展的趨勢,特別是在餐飲、超市、社區(qū)服務等領域,用人單位使用的非全日制用工形式越來越多.在勞動力大量過剩、勞動力供求關系嚴重失衡、就業(yè)機會短缺的背景下,企業(yè)實行非全日制用工制度,可以使企業(yè)在對人力資源的客觀需求總量不變的條件下,招用非全日制職工,可以給廣大勞動者提供更多的就業(yè)機會。
聲明:
1、以上內容來源于法律人士的投稿,目的在于分享更多法律信息;如內容涉及侵犯您的知識產權或其他合法權利,請發(fā)送郵件至:kefu@haolvshi.com.cn ,我們將第一時間予以核實和處理。
2、本平臺提供的相關信息僅供參考,您在使用時應自行判斷其正確、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時性;您應自行承擔因使用前述資料信息而產生的風險及責任。
3、好律師網:律師在線咨詢,人工智能法律,24小時專業(yè)自助律師服務平臺。找律師、寫合同、打官司,律師24小時提供服務,請上好律師網www.131bbs.cn
關于離職補償金的法律知識 離職補償金在稅務方面沒有具體文件進行定義,但根據(jù)《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
解決惡意欠薪很重要,但我們要解決的不僅僅是惡意欠薪 在實踐中,拖欠工資最嚴重的就是
生育險是社保給予咱們女性的福利,主要分為三部分,生育醫(yī)療待遇、生育津貼和產假。不管你繳納的是職工社保還是靈活就業(yè)社保,還是居民社保。只要生完...
問: 我與某廠簽訂了勞動合同,后該廠與另一廠共同組建了一公司,但由于我與新公司之間關于某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guī)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二
患病享受醫(yī)療期是法律賦予勞動者的法定權利,而非必須由單位批準才可享有,用人單位不得以任何借口隨意剝奪。換
備受關注的“河南女孩應聘遭拒案”塵埃落定:5月15日,浙江省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駁回小閆及浙江喜來登度假村有限公司上訴,維持杭州互聯(lián)網法院...
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公司從用工之日起就應該跟職工簽
加載更多
您可能關心的問題
更多 >